您好!欢迎访问湘潭乾坤矿山装备有限公司网站!
14年矿山机械研发制造, 打造智能化矿机品牌匠心精神 共赢未来
全国咨询热线:18075188209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18075188209

18075188209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非对称支护技术在多层倾斜岩层巷道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admin 浏览量:97 来源:本站 时间:2023-04-03 08:16:14

信息摘要:

keyword:尾矿是什么意思,矿山充填尾,矿处理方法文章来源:httsp://www.xtqk.site/


王小良贾志明句世元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根据郭村煤矿 12061 底板抽采巷为穿多层倾斜岩层巷的特点分析了原对称支护技术应 用后巷道呈现非对称变形的规律和原因采用 FLAC3D模拟软件对典型穿层段巷道支护前后围岩 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采用初喷锚网钢筋梯锚索复喷联合支护以及在软弱岩层部位进行锚网索和注浆加强支护的非对称支护方式并在现场进行 了应用结果表明:与原对称支护技术相比非对称支护技术应用后巷道变形在 40 d 左右趋于稳 巷道顶底板和两帮位移均减小了 70%以上非对称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复杂困难巷道的支 护技术提供了参考



0      言 

  由于地层形成过程中受到各种地质构造的影 煤层顶底板岩层的赋存条件极为复杂当岩层 在走向和倾向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倾斜岩层层位将 发生错动在倾斜岩层中当巷道掘进方向与岩层 走向平行时常出现顶板沿层面发生纵向的张裂部鼓起等造成煤层顶底板裂隙发育而严重破坏时支护体受载不均使得位于该条件下的巷道变形 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1-3] 针对倾斜岩层穿层巷道的非对称变形破坏如果采用常用的对称支护方 会造成支护体与围岩两者的力学特性不耦合使 得巷道围岩体的关键薄弱处发生破坏继而导致整 个巷道整体性的失稳破坏因此充分掌握穿多层 倾斜岩层巷道的非对称变形机理确定巷道首先破 坏的关键薄弱部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巷道支护对策 十分必要ꎮ 

  吴海[4]通过总结倾斜岩层巷道的顶板底板以 及帮部的分区破坏特征分析了倾斜巷道不同部位 非对称变形机理揭示了巷道围岩不同区域非均称 变形时空演化规律并提出倾斜岩层巷道非对称变 形控制技术曲懋轩等[5] 对倾斜岩层软弱结构巷 道的围岩变形破坏原因以及对称支护下围岩的破坏 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岩性软弱结构部位加强的 非均匀支护技术王鹏举等[6] 基于倾斜煤层巷道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相似模拟方法分析了 巷道围岩的非对称变形破坏特点提出了非对称支 护技术黄万朋[7] 对深部倾斜岩层巷道的非对称 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巷道围岩非对称结构导 致了巷道变形的非对称性提出了巷道关键部位加 强支护的技术杨帆等[8] 基于急倾斜软硬岩层巷 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究急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了对 关键部位进行加强支护的方法赵飞[9] 针对深部 缓倾斜软岩巷道的非均称变形破坏提出关键部 位加强支护的非对称耦合支护对策陈红[10]针对 多次采动渐进诱发软岩巷道的非均称变形提出了 成套封闭承载结构再造技术任庆峰[11] 结合工程 地质条件围岩结构和围岩受力状况对深部高应力 软岩巷道围岩的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关键部位的非对称耦合支护来发挥围岩及支 护体的支护能力达到围岩和支护体的相互耦合终实现巷道的长期稳定孙晓明等[12] 研究了深部 倾斜岩层巷道的非对称变形机理并提出了非对称 耦合支护对策文献[ 13-14]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相似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方法析了大倾角煤层巷道非对称变形的特点并对原有巷 道的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何满潮等[15-18] 针对水 平轨道大巷的非对称变形特征提出了深部巷道非 均匀变形的理论依据与控制对策孙小康等[19] 对采空区下回采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采用理 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回采巷道非对称变 形破坏的原因为采空区下非对称变形的巷道支护 提供了理论参考ꎮ 

  笔者以郭村矿 12061 底板抽采巷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在多层倾斜岩层 掘进巷道在原对称支护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规律和 原因FLAC3D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 同岩层条件下的非对称支护技术在现场进行了 应用ꎮ 


1  原巷道支护方式和变形规律分析 

.1  工程概况 

  郭村煤矿 12061 底 板 抽 采 巷 掘 进 工 程 量 为 1 246 mꎬ巷道坡度+0.5%ꎬ服务年限为 10 根据 郭村煤矿钻孔勘探及现场揭露的岩层赋存情况区的地质褶皱构造较为复杂地层主要呈一单斜构 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在 16° ~ 25°ꎬ平均为 23°ꎮ 12061 底板抽采巷的岩性变化素描

image.png

1  抽采巷不同断面岩性素描 

Fig.1  Lithological sketch map of different sections of drainage roadway 

  从图 可以看出巷道沿煤层底板以下约 15 m 灰岩走向掘进过程中岩层倾角在 16° ~ 25°ꎬ岩厚度不稳定局部缺失时有发生巷道常见泥岩薄煤层砂质泥岩和砂岩岩性围岩强度的差异较 完整性较差呈现软硬相间的岩层结构巷道穿 多层岩层进行掘进岩层的岩性变化较大巷道多以 上帮泥岩下帮灰岩为主另外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和两帮伴随有一定量的淋水对泥岩的软化作 用明显在偃龙煤田大地质构造作用下形成的小断 层非常发育构造应力显著ꎮ 

.2  底抽巷原支护形式及变形规律分析 

..1  原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 

原巷道支护采用对称支护方式在泥岩为主的 巷道原支护采用锚网索+U 支护如图 2a 而在灰岩为主的巷道原支护则采用锚网喷锚索梁对称支护方式如图 2b 所示ꎮ 

..2  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在原对称支护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呈现如下 个特点:






image.png


1)非对称变形明显巷道出现明显的非对称 变形上帮底部泥岩向巷道空间挤入量较大下帮灰 岩挤入量则相对较小泥岩段与 灰岩段的变形 不协调ꎬL灰岩段限制泥岩较大的变形使得在 岩性的交界处泥岩段受到挤压而向巷道空间凸出巷道典型变形素描如图 所示ꎮ 

image.png

3  巷道典型变形素描

Fig.3  Sketch map of typical deformation of roadway 


2)底鼓明显靠近上帮较为严重巷道底鼓如 所示强烈底鼓致使巷道底板轨面几乎与风筒 齐平ꎮ 

image.png

4  原支护条件下的底鼓巷道 

Fig.4  Floor heave roadwa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riginal support 


  据现场观察发现巷道施工后较短的时间便需 要进行挖底返修有时局部发生急速底鼓天内 底鼓量可达到 600 ~ 900 mmꎬ底鼓偏向上帮侧上帮 与底板大范围向巷道空间移动且变形速度快底鼓 量占巷道变形量的 60%以上平均达 1 100 mmꎬ重影响巷道正常使用ꎮ 


3)巷道两帮变形大于顶底板变形原支护 巷道典型变形情况如图 所示从图 可以看 巷道两帮收敛及底鼓致使巷道断面呈楔形巷道初期支护一段时间后发生两帮内移巷道 经过 1 ~ 2 个月后对变形进行实测巷道腰线位置 的宽度最小处约为 2 960 mmꎬ最大处约为 3 570 mmꎻ巷道高度约为 2 640 mmꎮ 巷道宽度变化范 围在 1 030 ~ 1 640 mmꎬ高度变化在 960 mm 巷道两帮的变形明显大于顶底板且以上帮 变形更为明显ꎮ 

image.png


5  原支护条件下的典型变形巷道 

Fig.5  Typical deformation roadwa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riginal support 


2  巷道支护前后的数值模拟分析 

  根据现场穿层段巷道断面岩性的特点采用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郭村煤矿 12061 底板抽采 巷的不同软硬岩层段的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进 行了分析由于岩层情况较多鉴于篇幅笔者仅针 对典型的上帮泥岩和下帮灰岩的巷道段进行叙述模型选用泥岩与灰岩各占一半的穿层倾斜巷道进行 模拟分析

.1  模型的建立 

  取 倍的巷道断面尺寸作为模拟区域模型宽 度和高度均设为 50 mꎬ模型纵向厚度设为 3 mꎬ取岩 层平均角度 23°ꎮ 围岩本构关系采用摩尔库仑模 模型的两竖向边界限制水平方向位移底边限制 水平和竖直 个方向上的位移巷道埋深为 400 mꎬ 模型上方施加的垂直应力为 10 MPaꎬ同时两侧受到 水平应力作用侧压系数取 1.0ꎮ 模型如图 所示各岩层岩石力学参数见表 1ꎮ



image.png


.2  巷道开挖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1)应力分布特征巷道开挖后应力分布特征 如图 所示由图 可以看出:巷道开挖后巷道周 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降低区其中顶板与底 板出现了拉应力区在巷道两侧也出现了应力集中 这说明泥岩层的岩性较弱在较高的支承压力 作用下发生破坏失去承载能力使得应力峰值向深 部转移同时自身破碎卸压释放了围岩应力使得 围岩中的应力集中程度降低综合分析由于巷道 围岩岩性差异使得巷道周围应力出现不对称分布顶板与底板的应力均向泥岩层偏移不对称现象较 为突出ꎮ 

image.png

7  巷道未进行支护时围岩的应力分布 

Fig.7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n unsupported roadway 


2)位移分布特征巷道开挖后位移分布特征 如图 所示由图 可以看出:上帮泥岩下帮灰岩 的巷道围岩位移呈现非对称分布特点泥岩和灰岩 存在的穿层段较大位移发生在左帮下部和底板位 最大位移可达 778 mmꎮ 上帮泥岩层为巷道破坏 的关键薄弱位置影响整体巷道的稳定性

image.png


8  巷道未进行支护时围岩的位移 

Fig.8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n unsupported roadway 


3)塑性区分布特征巷道开挖后塑性区分布 特征如图 所示由图 可以看出:泥岩层对巷道 塑性区的影响比较大影响较大的位置在巷道拱形 右侧巷道左帮巷道底板两侧泥岩存在区域破坏 后会发生塑性流动导致巷道其他部位发生连锁反 逐个区域发生破坏最后导致巷道整体失稳保证巷道整体支护强度的情况下对巷道泥岩段薄 弱部位进行加强支护ꎮ 

image.png

9  巷道未进支护时围岩的塑性区分布

Fig.9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n unsupported roadway 


.3  穿层巷道支护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根据非对称支护原理提出了初喷锚网筋梯关键部位加强锚索注浆的非对称支护技 经过多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出了最优的支护 方案笔者给出最优的非对称模拟支护方案分别从 使用非对称支护技术后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位移 分布和塑性区分布特征 个方面对数值模拟分析的 结果进行分析ꎮ 

  1)应力分布特征巷道采用非对称支护后应 力分布情况如图 10 所示结合图 和图 10ꎬ将支 护后的铅垂应力分布与未支护的铅垂应力分布进行 对比可以看出:支护后的穿层段围岩应力基本呈对 称分布应力降低区范围大幅减小且两侧的应力集 中区向巷道移近峰值增大最大可达 17 MPa 说明支护后的巷道协调变形能力增强围岩承 载能力提高巷道稳定性较好将支护前后的水平 应力分布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支护后的穿层段平应力基本呈对称分布水平应力降低区的范围大 幅度缩减且巷道上覆岩层和下伏岩层中的应力集 中区离巷道较近应力集中程度较大应力峰值可达 14 MPa 左右这充分说明巷道围岩的承载能力提 巷道支护效果显著ꎮ 

image.png

10  非对称支护后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 

Fig.10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after asymmetric support applied 


2)位移分布特征巷道采用非对称支护后位 移分布情况如图 11 所示结合图 和图 11ꎬ将支 护后的位移分布与未支护的位移分布进行对比以看出:支护后的巷道在支护范围内位移分布基本 对称巷道周边位移大幅度降低最大位移在 80 mm 左右主要发生在巷道底板位置在对薄弱关键部 位加强支护后巷道周边不再出现局部位移不对称 变形的现象这说明巷道周边位移的非对称变形得 到了有效控制ꎮ 

image.png

11  非对称支护后巷道围岩的位移分布 

Fig.11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after asymmetric support applied 


3)塑性区分布特征巷道采用非对称支护后 塑性区的分布情况如图 12 所示结合图 和图 12ꎬ将支护后的塑性区分布与未支护的塑性区分布 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支护后的巷道塑性区分布基本 对称塑性区范围大幅度减小不再出现局部的拉伸 破坏在巷道帮部底板及底脚处虽然仍有塑性流 但是在巷道支护可控范围内这说明巷道围岩 的破坏范围较小非对称加强支护有效地控制住了 巷道薄弱部位的塑性流动对巷道的整体稳定起到 关键性的作用ꎮ 

image.png

12  非对称支护后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分布 

Fig.12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after asymmetric support applied 


  综上所述从巷道围岩采用非对称支护前后的 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及其塑性区范围的对比分析以得出:采用非对称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巷道的 非对称变形ꎮ 


3  非对称支护参数设计 

.1  支护原理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知穿多层倾斜岩层巷道 的非对称变形是由于围岩结构含有软硬不同岩性的 倾斜岩层在巷道的开挖卸载过程变形不协调造成 的非对称性变形采用原有的对称支护方式不能实 现巷道围岩与支护体结构的有效耦合不能满足软 弱关键部位支护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应结合穿多层 倾斜岩层巷道非对称变形的特点对软弱岩层进行 强化支护使得整个围岩结构实现协调变形通过 非对称支护的方式能够使得围岩锚固体和支护结 构强度和刚度相互耦合充分发挥各种支护结构的 支护能力实现巷道可允许范围的对称变形ꎮ 

.2  非对称支护参数

  根据多组数值模拟的结果选出最优的支护方 结合现场的工程实际对支护参数进行了确定优化的支护参数主要表现在:采用非对称支护技术通过锚索和注浆的方式对上帮泥岩岩层进行重点加 采用锚索束注浆和混凝土底拱的方式对底板泥 岩层进行控制通过增加锚杆锚索直径提高主动支 护锚固体的强度和刚度ꎮ 12061 底抽巷非对称支护 参数如图 13 所示

image.png



具体参数如下: 1)初喷:对巷道周壁喷射 50 mm 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 C20ꎮ 2)锚杆:锚杆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高强成套 锚杆长度为 2.4 mꎬ直径为 20 mmꎬ锚杆间排距为 750 mm × 750 mmꎮ 配 长 × × 厚 为 150 mm × 150 mm×8 mm的钢托盘和高强螺母加长锚固方 钻孔直径为 28 mmꎬK2350 型树脂锚固剂锚固锚杆预紧力 245 N􀅰 mꎬ拉拔力不低于 140 kNꎮ 对巷道顶部和帮部进行支护在巷道顶板中心 处布置根锚杆然后分别向两侧以 750 mm 的间距 布置巷道两帮底脚的锚杆均下轧 30°俯角ꎮ 


3)钢筋网及钢筋梯:顶帮全断面铺设双层钢筋 挂钢筋梯钢筋网规格为 1 000 mm×1 800 mmꎬ 网孔为 100 mm×100 mmꎬ网片搭接宽度为 100 mꎻ筋梯用 ø16 mm Q235 圆钢制作钢筋梯梁之间压 茬搭接钢筋梯排距为 750 mmꎮ 

 

4)锚索:为了加强围岩支护保证锚索支护的 有效性基于一次支护原则高预应力原则高强度 以及高刚度原则锚索采用 19 股高强度低松弛钢绞 线制成长度为 6 500 mmꎬ直径为 21.6 mmꎬ配长× ×厚为 400 mm×400 mm×20 mm 的钢托盘和球形 锁具锚索每根锚索使用 MSK2350 树脂锚固 锚索间排距依据穿层巷道具体岩性而定锚索 预紧力为 150 kNꎬ拉拔力不低于 200 kNꎮ 锚索采用 非对称布置上帮锚索间距较小下帮锚索间距较 具体地每排布置 11 根锚索其中在巷道顶 部右侧及下帮布置 根锚索:巷道顶板中心位置右 400 mm 处布置 以此为基准向下以弧长 1 300 mm 及弧长 3 000 mm 各布置 下帮巷道 底板上 200 mm 处布置 此处锚索下轧 30°根锚索按排距 1 500 mm 布置在巷道顶部 左侧及上帮布置 根锚索:巷道顶板中心位置左侧 弧长 800 mm 处布置 以此为基准向下以弧长 700 mm 及弧长 1 400 mm 各布置 上帮巷道底 板上 100 mm 布置 且下轧 30°俯角以此为基 准向上 750、1 500、2 250 mm 各布置 ꎮ 


5)终喷:对巷道顶板及底板喷射混凝土喷射 厚度 100 mmꎬ喷混凝土强度 C20ꎮ 

6)注浆:采用非对称注浆方式即对上帮软弱 关键部位进行注浆加固下帮不进行注浆加固合围岩裂隙岩体破碎围岩松动圈范围等因素浆管长度 2 000 mmꎬ注浆扩散半径 1.5 mꎬ注浆终止 压力不超过 2.5 MPaꎮ 注浆孔位置依据穿层段具体 岩性而定在上帮靠近底板线以上 650 mm 处布置 个注浆管以此为基准向上 1 500 mm 处布置 即每排在上帮布置 个注浆管注浆管排距为 2 250 mmꎬ其中靠近底板的注浆管下轧 30° 俯角注浆时间为巷道肩部出现所喷射的混凝土有明显离 注浆材料为普通水泥单液浆ꎮ 


7)巷道底板支护:采用注浆锚索束混凝土 底拱的支护方式采用底板锚索钻机施工深度为 6 000 mm 的底板钻孔孔径为 80 mmꎬ每个底板钻 孔内安设 根直径为 17.8 mm 的锚索待钻孔内充 填混凝土凝固后分别张拉锚索锚索的预紧力大于 100 kNꎮ 底板锚索束的间距为 2 100 mmꎬ中间锚索 束沿底板中心线布置在其两侧间距为 2 100 mm 别布置一组锚索束排距为 2 100 mmꎬ底板锚索束 与底板注浆管的排距为 1 050 mmꎮ 


4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考察非对称支护技术在现场的应用效果在巷道内布置了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站并选取其中 有代表性的测站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所监测的数 取其中 60 d 的数据绘制出巷道变形曲线定量 说明非对称支护技术应用后的支护效果ꎮ 

  在泥岩与灰岩各半段巷道施工过程中布设1、2 号表面位移监测站进行巷道变形的监测如图 14 所示ꎮ 

  从图 14 可以看出巷道支护后经历缓慢变 急速变形趋于稳定” 3 个阶段非对称支护 技术应用后巷道顶板相对稳定帮部及底板的变形 基本在支护后约 40 d 趋于稳定巷道得到了有效 控制ꎮ 

  现场观察表明非对称支护技术应用后ꎬ12061 底抽巷的变形主要体现在底鼓两帮移近但巷道变 形在允许变形范围内与原支护方案相比巷道最 大顶板下沉量为 26 mmꎬ最大底鼓量为 281 mmꎬ帮最大移近量为 211 mmꎻ 巷道的底鼓量减少约 73%ꎬ两帮移近量降低约 77.7%ꎮ 同时巷道在约 40 后顶底板和两帮变形基本趋于稳定说明采用非 对称支护技术能够对多层倾斜岩层巷道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ꎮ 

5      论 

1)巷道处于穿层倾斜的岩层巷道时上帮软弱 泥岩层对巷道变形有重要的影响当采用原来的对 称支护方式两帮变形和底鼓异常严重巷道出现明 显的非对称变形常用的对称高强度联合支护方式 不能实现巷道围岩与支护体结构的耦合无法满足 软弱关键部位的支护刚度和强度要求巷道控制效 果差ꎮ 


2)提出一种非对称支护技术以主动支护方式 为主包括采用初喷锚网钢筋梯锚索复喷注浆联合支护及在软弱岩层部位进行锚网索和 注浆加强支护等手段该技术重点针对巷道内的软 弱岩层进行强化支护使得整个围岩结构实现协调 变形通过各种主动支护结构和支护围岩刚度和强 度之间的耦合来实现巷道可允许条件下的变形ꎮ 


3)对郭村煤矿 12061 底板抽采巷动态支护下的 典型穿层巷道段进行了非对称支护技术的应用场监测效果表明与原对称支护技术相比巷道底板 和两帮的变形量下降了 70%以上通过非对称支护 技术实现了巷道变形的控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杨 科谢广祥.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非对称锚网索支护与实 [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ꎬ2013ꎬ9(4) :924-927ꎬ933. YANG KeꎬXIE Guangxiang.Study on asymmetrical bolting support of retreating entry in large dip coal seam and its practice[ J].Chi ̄ nese Journal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ꎬ 2013ꎬ 9 ( 4 ) : 924-927ꎬ933. 

[2]  张永涛.急倾斜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 [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ꎬ2011. 

[3]  伍永平张永涛解盘石.急倾斜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 征及支护技术研究[ J].煤炭工程ꎬ2012(1) :92-95. WU YongpingꎬZHANG YongtaoꎬXIE Panshiꎬet al. Study on sur ̄ 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failure features and support technology of gateway in steep inclined seam[ J].Coal Engineeringꎬ2012(1) : 92-95. 

[4]  吴 海.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 [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ꎬ2014. 

[5]   曲懋轩侯克鹏杨志全.倾斜岩层弱结构围岩巷道破坏机理 与支护技术研究[ J].矿山与地质ꎬ2014ꎬ28(6) :784-789. QU Maoxuanꎬ HOU Kepengꎬ YANG Zhiquan. Failure mechanism and support technology of weakly structured wall rock in titled stra ̄ tum[ J].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ꎬ2014ꎬ28(6) :784-789. 

[6]  王鹏举周 钢邹长磊.倾斜煤层沿空掘进巷道不对称支 护技术[ J].金属矿山ꎬ2014(4) :70-73. WANG PengjuꎬZHOU GangꎬZOU Changleiꎬet al.Asymmetric sup ̄ porting technology used in the roadway driving along the empty of tilted coal seam[ J].Metal Mineꎬ2014(4) :70-73. 

[7]  黄万朋.深井巷道非对称变形机理与围岩流变及扰动变形控 制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ꎬ2012. 

[8]  杨 帆陈卫忠郑朋强.急倾斜软硬互层巷道变形破坏机 制及支护技术研究[ J].岩土力学ꎬ2014ꎬ35(8) :2367-2374. YANG FanꎬCHEN WeizhongꎬZHENG Pengqiangꎬet al.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for steeply inclined road ̄ ways in soft-hard alternant strata and its support technology[ 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ꎬ2014ꎬ35(8) :2367-2374. 

[9]  赵 飞.深部缓倾斜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机理及稳定性控制 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ꎬ2015. 

[10]  陈 红.多次采动渐进诱发软岩巷道非均称变形及封闭承载 结构再造[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ꎬ2015. 

[11]  任庆峰.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机理及控制对策研 [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ꎬ2012. 

[12]  孙晓明张国锋蔡 峰.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对称变形机 制及 控 制 对 策 [ J ]. 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ꎬ 2009ꎬ 28 (6) :1137-1143. SUN XiaomingꎬZHANG GuofengꎬCAI Fengꎬet al.Asymmetric de ̄ formation mechanism within inclined rock strata induced by exca ̄ vation in deep roadway and its controlling countermeasures [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ꎬ 2009ꎬ 28 (6) :1137-1143. 

[13]  苏学贵宋选民李浩春.特厚倾斜复合顶板巷道破坏特征 与稳 定 性 控 制 [ J ]. 采 矿 与 安 全 工 程 学 报ꎬ 2016ꎬ 33 (2) :244-252. SU XueguiꎬSONG XuanminꎬLI Haochunꎬet al.Study on roadway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extra-thick inclined









——转载自“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



 单体便携式螺旋支柱简介


  湘潭乾坤的便携式螺旋支柱是一款矿井临时支护设备,是矿井适用的金属单体支柱,参数经过多次试验和客户使用数据验证的,不能超高度超承载能力使用(具体要求见附表),超高和超载使用将影响支柱 的稳定性,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要经常检查丝杠松紧和顶板变化情况,及时将支柱拧紧,确保作业安全


湘潭乾坤的便携式螺旋支柱由五部分组成。

1677659307924193.jpg

1677738327202957.jpg

规格型号解读:

1.5米便携式螺旋支柱的含义:金属钢管直径有48和63两款,最高支撑高度为1.5米。该款支柱可支撑1-1.5米的高度 。
钢管直径越大,支柱承重越大,可支撑高度越高。
支柱高度越高,支柱承重越小。

 


 

1677658124392976.jpg




4.jpg1677659324262542.jpg




1677658723182623.jpg


 

 1677658755681875.jpg


1677740197637087.jpg 

   

1677659012564983.jpg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07518820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8075188209

二维码
线